西重所持续创新 推进我国重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

更新时间:2024-02-11 来源:四柱液压机

  • 产品详情

  新华社西安5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 储国强)作为我国重型机械行业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的“排头兵”,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在企业化转制过程中,紧紧抓住中国钢铁和装备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慢慢地加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创造了一批堪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

  西重所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重型机械行业技术综合性研究与开发机构,主要承担我国大型成套装备的研制和开发。1999年,它作为国家第一批转制的242个科研院所之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并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由于长时间坚持科学技术创新,这个“老字号”研究所生机勃发,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改制以来创造了40项“中国第一”。

  西重所所长谢东钢介绍,6年来西重所研制的大型成套技术装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项,申报专利1166项、已获授权专利94项。其中,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成功投产,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挤压机总体设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制的宝钢协衡飞剪机、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宝新不锈钢纵切机组和横切机组、宝钢钢水真空处理装置的工艺与装备技术开发和应用等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改制以来,西重所创造的重量级“中国第一”层出不穷:国内第一套最大规格的280×380mm大方坯连铸机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断面方坯连铸装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Ф813mm液压弯管机组,打破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工程中外商一统天下的局面;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油压双动大型铝挤压机顺利投产,跻身世界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有色金属挤压设备的国家行列;开发的高压水压试管机组,标志着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生产线建成,结束了此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历史……

  谢东钢说:“作为科技型企业,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是转制院所的优势所在,持续创新是西重所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年西重所实现企业化转制后,极大地激发了西重所的创新活力。2000年,西重所提出以抓项目为主,奠定西重所改革的资本基础;改革从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收入入手,解决人才的实际问题。经营合同连续两年平均递增20%,连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2002年,采取跳出大量从事常规技术劳动的圈子,以新的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领先、组织、管理的能力,更多地获取合同、更好地执行合同,经营合同实现递增超过50%。2003年,依据市场的发展,果断推出规避技术经济风险,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要全力争取;对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和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即使条件苛刻,也要全力去做;对经济效益差的常规项目,要根据详细情况作具体分析,决定取舍。在这种发展理念和策略的指引下,2003年西重所的经营合同额又翻了一番。2004年,实施全所一盘棋,处理好规模与效益、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提升技术优势。实现经营合同递增40%。2005年,全所又统一在选准市场目标、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产业升级上。全年签订经营合同总额首次超过10亿元,市场之间的竞争得到的横向合同在全国转制院所中名列前茅。

  “科研是设计之骨、创新是科研之魂”,西重所从始至终坚持这一理念,把科研开发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人才、经费、装备等多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近几年仅招聘各类优秀人才就达100多名,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为代表、10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不断创造“中国第一”的开发团队;6年来争取到国家和地方政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合计近200项,共获得超过4亿元科研经费支持。西重所在实践中形成了“研发、应用、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转制后,西重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拓展专业服务领域,保持了其专业在行业技术中的领头羊,起到了骨干和引领作用。

  “市场要说明,我们就研究开发什么。”谢东钢说,“西重所走的是一条协同和集成的发展之路,充分的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目前西重所已与上百家行业大企业建立起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研制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不仅支撑了行业技术的升级改造,而且为公司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仅在2005年一年中,西重所研制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方坯连铸生产线在攀钢投产,今后每年可直接新增产值20亿元;液压压下轧制合金钢板带材生产线项目在宝钢保证期满,使我国同种类型的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冷轧板材包装线项目在鞍钢集团交付使用,创造出国产第一条达到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的包装生产线条国产硅钢板处理生产线在武钢满负荷生产,改变了该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企业的技术需求为西重所自主创新提供了大舞台,在为企业服务中西重所自身也获得了大发展。2005年,西重所经营合同额超过11亿元,与转制初期的1999年相比,合同额和利润都增长了10倍,净资产增长了5倍,职工收入也大幅度的增加。(完)